怎么給生病的寶寶喂藥?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,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喂個藥就跟打仗似的,幾個大人“對付”一個娃,最后還是敗得垂頭喪氣。
當(dāng)然,除了強(qiáng)行灌藥,也有一些父母真的是斗智斗勇,想盡各種花招,給孩子喂藥的確是個技術(shù)活,今天貝貝教大家?guī)讉€小套路,以備不時之需。
借助喂藥器,繞開味蕾
姐妹們可以把寶寶固定在嬰兒座椅上,或是讓家人抱住寶寶坐著(不能讓寶寶躺著,防止窒息),這樣喂藥會相對容易一些。
然后用喂藥器將藥慢慢送入寶寶的臉頰和牙齦之間,一次幾滴。注意避開寶寶嘴里敏感的部位——比如味覺靈敏的舌尖和舌頭中部,還有容易引起嘔吐的舌根。
這個喂藥方式的好處是讓寶寶少嘗到苦味,也不容易把藥吐出來。
PS:如果寶寶吐出了所有的藥,或者在吃藥后5到10分鐘內(nèi)嘔吐,再喂一遍;如果喂藥已經(jīng)有20分鐘了,就不用重新喂了。
如果不行,還可以問問醫(yī)生配給寶寶的藥能不能和其他食物一起服用。如果可以的話,在藥里加入少量果醬、配方奶,或母乳等(可以讓寶寶自己參與選擇合適的“調(diào)味劑”),能改善藥的味道。不過加入食物的量一定要少,不然寶寶吃不完,就會影響藥的服用劑量。
另外要特別特別注意,某些藥物是不能和特定食物混合(或先后)服用的!譬如果汁中的果酸可能會降低某些藥物的藥效。所以一定一定要和醫(yī)生再三確認(rèn)哦。
借助這些喂藥工具可以大大減輕寶寶的痛苦順利喂藥除了技法,也是有賴于喂藥器的。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款常用的喂藥器。
1. 細(xì)管推藥器
細(xì)管推藥器自認(rèn)為是最好用的喂藥器。因為管子足夠細(xì),可以直接插入寶寶的嘴里直達(dá)舌根下方,這樣藥水基本就能直接下肚了,很難被寶寶用舌頭頂出來,
此外,細(xì)管的管特別細(xì),一管的量也就1ML,所以在推藥時流速可以控制得特別慢,對于小寶寶來說非常適用。關(guān)于喂藥姿勢,通常以一手抱著寶寶一手喂藥比較好控制,喂藥一定不能平躺著喂,容易嗆進(jìn)氣管。
2. 常規(guī)推藥器(口腔注射器)
常規(guī)推藥器和細(xì)管推藥器一樣,都是注射器形式的,將藥水吸進(jìn)注射器里,然后用推桿把藥水送到寶寶的嘴里。
這個推藥器如果配在藥盒里通常是和藥瓶配套的,它的好處是注射器的細(xì)頭可以插入藥瓶口的小孔直接抽藥水,比較方便又衛(wèi)生。粗管的注射器比較適合口味不是特別差的藥。
因為注射頭細(xì)的部分比較短,不能伸到舌根下方,充其量只能剛好送到舌尖部位,很容易被寶寶直接用舌頭頂出來。而如果要更多地插入寶寶的嘴里,寶寶就得張開嘴, 這樣也比較容易被寶寶吐出來。
3. 橡膠頭滴管
在沒有更多工具選擇的情況下,橡膠頭滴管也可以湊合,但確實不是特別好操作,主要問題在流量不好控制。用橡膠頭用力一擠,藥劑就會集中性地大量地送到寶寶嘴里,容易讓寶寶反感,也很容易被寶寶用舌頭頂出來;
另一方面,在吸藥的時候量也不太好把握,比較吸取美林布洛芬懸濁劑這樣的濃稠狀液體時,很容易吸進(jìn)氣泡。
4. 推壓式滴管
推壓式滴管算是橡膠頭滴管的升級版了,最好用的細(xì)節(jié)在于送藥頭夠細(xì)夠長,同細(xì)推送器一樣,可以不需要寶寶張嘴就直接把管子插入舌根下方,另一個很好用的地方在于有兩個耳朵,很好操作不會打滑。